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章 小面人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个个小剂,包入馅料,然后捏成男女小孩的人头,外加面鼻子、耳朵、眉毛等,最后把用血浸泡过的莲子劈成两半,安在面人的眼睛上。看着碗里所剩不多的莲子,四郎嘀咕道:“好像少了点。”

    陶二接口说:“少点也没关系。血莲子是灵物,给江城这些凡人吃,只怕他们消受不起。下面一炉若是莲子不够,我看单用黑狗血点染眼睛就足够了。”

    四郎得到了二哥的间接肯定,很高兴的问:“那我照着古书做出来的面人真的有效了?”

    陶二从炉子边走了过来,四郎立马狗腿的递过去一块浸了井水的半湿棉布。二哥接过去擦了擦古铜色的胳膊,很平静的说了句:“别人做的未必有用,我们做的就没问题。”语气里带着一种不需要解释的自信。

    狐狸表哥手里拿着那本发黄的,还沾着血迹的旧书,翻到四郎折叠过得地方仔细看了一会,说道:“其实收集城中的人血炮制莲子,揉面时加点本地人的祖先骨灰效果更好。分食面人就是在分食江城的守城神灵,吃了这种守城神灵的一小部分,以后就不会再吃江城里的其他同类了。这种法术和厌胜诅咒之术殊途同归,用的好了,就能救一城的人,反之,若是落到心术不正的人手里,咒死一城甚至一国的人也都不是难事。巫族以前就用这种术法对付过炎帝部落,所以历来被视为邪门外道。”

    四郎也知道在三皇五帝时期,甚至到了夏商周,巫族都活跃在凡人的政治舞台上,无数的史料都表明了他们当时受到极高的尊重。许多流传至今的祈年巫术里都有巫族的影子。尽管后来,儒道释三家占据了上风,但来自远古的巫鬼信仰一直都在凡人中间流传着,浸透到凡人的生活中,从来不曾真正远离过。

    二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漠然的声音里带着点低沉:“巫族早年的确风光,和人族关系也比妖族好。巫妖大战之后,人族成为凡间界的主宰,我的□□降落此界,化为蚩尤,带领妖族几次和炎黄部落交战。巫族却趁机融入凡人之中,在凡间建立了不小的势力,甚至一度掌控人族部落的大权。可惜凡人历来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巫族和人族曾经水□□融的亲密假象很快就破裂了。不过,当初,巫族的确也帮了那些原始部落不少,可以说,炎黄部落能够打败我庇佑的蚩尤部落,巫族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人心难测,天命难为……所以他们现在才会这样不甘心,千方百计想要重回人间了。”

    说话间,几个妖怪同意合作,已经做好了十余袋小面人。山猪精进来把捆扎好的面人提了出去,交给等在后门的一群小妖小怪。

    二哥在屋子里守着最后几炉面人。

    刚才蒸面人的时候,四郎还顺便做了一炉寿桃,这时候他提着一袋面桃出门去,打算临走前送点小礼物给街坊邻居。

    面桃的做法和面人差不多,只不过里面的馅料是水蜜桃果干和山楂糕。用寿桃模具烤制出来,桃尖上晕染了粉色的红晕,整个造型几可乱真。

    等四郎在门庭冷落的天水巷里给那些孤魂野怪送完面桃,回来时又在有味斋门前的荆棘栅栏边遇到了崔玄微。

    栅栏边原本种着许多兰草,因为天气太热,这些娇贵的花木已经枯萎了。崔公子站在干枯的兰草旁,半天一动不动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四郎与崔玄微擦肩而过的时候,忽然听到他说:“纵然生而为人,也没什么可得意的。做人,还不如做一只山林间的野狐来的自在有趣。”

    四郎以为自己被看出了原型,吓的往后退了一步,然后偷偷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和屁股,确定耳朵和尾巴都没有乱跑,才松了一口气。

    崔玄微的神情有些不对劲,他似乎陷入了某种幻觉中,根本没有看到四郎,自顾自地继续说:“人生于世间,难道仅仅是为了体验苦难吗”

    因为崔玄微也从不在四郎面前摆架子,虽然两人身份地位不同,说不上至交,但还称得上是君子之交。

    四郎自认和崔玄微关系还不错,这时候看他一个好好地贵公子这样颓唐,也不好一走了之,搜肠刮肚的想了想,四郎就说:“人生于世,当然不是为了体验苦难而来的。苦难会有,但是欢乐的时刻不也有吗?只是苦难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欢乐却被认为是短暂而肤浅的,总是转瞬即忘。然而,不论是痛苦和欢乐,本来都是不长久的,长久的只是人的记忆而已。再说了,人虽然弱小,但是可以通过修炼获得力量,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真正的解脱?”崔玄微拈起一片枯黄的草叶,轻轻笑了起来:“世上本来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解脱和真正的自由。每一次自以为是的解脱,其实都只是进入了另一副枷锁之中。”

    这……崔公子你要不要这么犀利。于是四郎没有话讲了。

    两个人沉默了片刻,四郎忽然想起自己还剩下一个面桃没送出去,就摸了出来,递给崔玄微:“给,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吃点甜食就会好一些。桃在古俗中又象征这驱邪之物,谐言“逃”,有帮人免灾的好兆头。吃了这个面桃子,就算你以后遇到了什么苦难,没准也可以逃脱一劫。”

    崔玄微当然不信这种毫无根据的村野怪谈,貌似也没被那个吃甜食心情好的逗比理论安慰到,可他还是礼貌的接过面桃。

    “蛮族打进来了!蛮族打进来了!”荆棘门外忽然乱纷纷跑过去一群人,各个惊慌失措的大声嚷嚷着。

    “不可能?究竟是怎么回事?”吸完五石散后陷入颓废忧郁美青年状态的崔玄微闻言,也顾不上继续和四郎谈人生了。他大步上前,抓住一个在街上乱跑的行人询问。

    那人正在惊慌失措中,就被崔公子玄铁一般的手抓住,只得战战兢兢的解释:宇文阀一向镇守西北边疆,抵御犬戎族。但是去年长陵之战中,威慑北狄多年的老阀主战死于落马桥边。听说新阀主宇文易接手之后,无法服众,宇文阀内部闹得很厉害。今春开始,养的兵肥马壮的犬戎族大举南侵,宇文阀因为内耗,兼之群龙无首,自然不敌……如今,如今犬戎已经攻破潼关了!

    “朝廷呢?南方的朝廷能够打败宇文阀,难道奈何不了区区北狄吗?”店里饮宴的客人听到外面的动静,纷纷跑出来,一个矮胖的儒生焦急地问道。

    “对啊,对啊。”许多人都附和他。既然宇文阀主能够克制住犬戎,那么打败他的南方军队也该有能力能驱逐这些蛮夷才对,怎么会让这些外族轻易就南下呢。

    街上有个穿着白色麻衣,风尘仆仆的中年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听说南方朝廷是有天兵相助,才打败了宇文阀。可是这天兵要郑将军才能请到,如今郑将军已经班师回朝,驻守潼关的十万军队死守不敌,几乎全军覆没,听说犬戎这一役之后,坑杀了足足五万汉人啊!”讲话的人说完就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在残酷的战争和坑杀了数万人的外族面前,似乎城里的人瘟,旱灾以及大人之间的争权夺利反倒成了小事。

    过了潼关之后几乎就是一马平川,各自为政的地方豪强能否抵御得了骑在马上的野蛮犬戎?饮宴的贵族们都大惊失色,半晌相顾无言,也顾不上清谈玄说了,都匆匆登上自家的马车离开。

    “是巫族开始动手了。”陶二走到四郎身后,看着街上乱跑的人,低声说道。

    四郎惊讶的回头:“犬戎是巫族的人?”

    “犬戎是受到巫族控制,信奉巫教的民族。巫师在犬戎族中,有着高于王者的地位。先前见过的那个番僧你还记得吧?他就是北方诸夷共同的国师。”

    “那他来中原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天下动乱,让巫族趁机火中取栗?”四郎有些不能接受这个推断,他前辈子是汉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所以对这种引外族入侵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手段尤其不能接受。可是仔细想一想,对于番僧这个巫族中人而言,信奉儒道释三家的中原人才是外族吧?所谓破而后立,不搅得天下大乱,巫族如何卷土重来?

    似乎对四郎迅速的反应和大局观十分赞赏,二哥点点头解释道:“番僧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在中原之地引发战乱,引西域各族入关,弘扬其外道诸法。这一回巫族也学聪明了,知道天地气运归于人族。虽然人族的个体力量弱小,但是因为人数多,整体实力也不容小觑,所以打算借鉴圣人立教的方针,采取以人族治理人族的方式来暗度陈仓。巫族谋划多年,如今西北各族都受其控制,族人均为其虔诚信徒。而西域诸多皇族也都混有巫族血脉。”

    四郎虽然没什么野心,但是到底是个男人,加上饕餮和部下商谈要事时,从来不会刻意避开他,所以四郎现在对于天下大势也有了个大概的认识。

    从前年的汴京之乱开始,中原便进入四方割据的状态。大的势力主要有三股,支持北方老牌士族的宇文阀,受到巫族控制的南方朝廷,以及十分低调但是实力不容小觑,经略西北多年的陆阀。

    这三方势力中,一开始是宇文阀最强大,又有崔卢等豪门支持。朝廷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许多维护正统的儒生支持,比如赵太守这种出身科举的城主也更倾向于朝廷。相比起来,身处西北贫瘠之地的陆阀是最弱小最不被人看好的一方。

    之后,随着宇文阀和朝廷在中原一带多次交战,陆阀却偷偷统一了西北,因为和道门关系好,还派人平定了沦为魔域的豫州。

    现在看来,犬戎南下,宇文阀一阕不振,南方朝廷一直就被巫族所控制,似乎陆阀成了人族最后的希望,是唯一一个能够收复中原河山的势力。难怪饕餮一早就决定要与陆阀和道门结盟了。

    到第二日,山猪精和槐二又指挥着城中一些小怪物去各个路口分送面人。它们假托有味斋主人的名义,把面人掰开来,送给过路的行人吃。成百上千个面人很快就被分食殆尽。

    又过了几日,大约是受到高人指点,军士们不再去城外掩埋尸体,而是干脆就地把尸体拖到河市里来焚烧。这几日城中连天的黑烟蔽日,城里再也看不到随处可见的饿殍,只是河市的地上多了许多黑色的人形灰堆,那是尸体被烧化后留下来的印记。

    也不知是四郎做出来的面人起了作用,还是烧制尸体杜绝了人相食的惨事继续发生,江城里的人瘟真的被控制住了。

    而此时,四郎已经坐进了两头青牛拉的漆彩小车,槐二最后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东西,驾车的山猪精大喝一声,马车便欢快得驶离了江城。

    在马车背后,一夜之间出现在江城的有味斋又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河边那幢二层小楼寂寞的矗立在昏黄的夕阳中。彩欢门楼上的绸缎幽幽飘荡。像是有一阵若有若无的冷风,裹挟着河床里冒出来的丝丝缕缕黑气,在河市里呼啸打旋。风中隐约有鬼怪凄厉的嘶吼声和桀桀怪笑。

    啪的一声,怪风把有味斋原本紧闭的大门吹开。黄十三娘将一把瓜子皮扔在地上,转身关紧了自家大门。

    一队面目狰狞的壮汉举着木棍,从洄水堤岸边跑过,一脚把四郎扶起来的小小神龛踢倒在地。远处,龙王庙和送子娘娘庙全部被捣毁,庙里泥塑的神仙被饿得发狂的凡人用绳子勒住脖子拖出来游街。

    “给雨水还是要绳子!”愤怒的人群一面踢打着神像,一面大声咆哮着。

    江城的百姓都同时停下手里的事情,木然的注视着这些人,既不帮忙,也不阻止。

    有几个和尚倒是站了出来,想要喝止这种暴行,却被陷入某种狂热状态的人群打翻在地。

    然而,岸上的人并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背后,洄水里开裂的缝隙里忽然伸出许多黑色的手,一些干瘦的饿鬼偷偷从洄水的淤泥中钻了出来,然后这些饿鬼的身体崩裂开,变成无数的小飞虫。

    江城的天空,忽然被一片发出嗡嗡鸣叫的黑云遮蔽住了。

    “蝗……是蝗虫!”一个声音惊叫着。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崔玄微的那番话改编自汉代贾谊的言论: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小白文拙者写魏晋玄学就是作死,但是不写又体现不出乱世的时代精神。总之大家将就着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