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 黄泉路上不孤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城门冲去。又是一声哨响,前锋处辽兵张弓齐射,守兵突前竖起大盾,只听笃笃笃的响声,城门前多了无数的刺猬,许多枪兵倒下,木盾的缝隙中不断的响起闷哼声。

    城头五百弓兵齐射,不少辽兵落马,惊马相撞,乱作一团。

    王进和蔡辉衔尾追杀,后卫的辽兵极力阻击,形成胶着态势,王进担心城门有失,径自取道直奔耶律和鲁斡而来,一路多有阻挡,王进左冲右突,手下无一合之敌,不料越杀越多,被数十辽兵围住,身中数箭,血染征袍。

    苏轼被团团护住,他手持机弩连续射杀了几名辽兵,阵前无数人尸马骸、断枪残弓。

    守军初时士气磅礴,却因数日饥饿逐渐力竭,长枪脱手,盾牌歪斜,辽兵士气如虹,守军步步退却,逼得城中步军只得出来增援。

    辽兵越来越多,城下挤作一团,许多辽兵连人带马摔倒,复又爬起,挥舞弯刀奋力劈砍。

    王进的战马悲嘶一声,将他重重摔下,若不是顺势一滚,就要被压住不得脱身。原来那马无甲,此时浑身带箭,血流如注,终于气绝身亡。

    王进被鲜血糊住了双眼,顾不得擦拭,凭耳力躲过刀砍斧削,神奇的冲出了包围,他眯缝着眼,惊恐的看到,护卫苏轼的官兵们垂头拄剑而不倒,浑身插满箭矢。

    原来辽兵发现这些宋军拼死护卫一个老人,纷纷张弓,一波箭雨,数百利矢直指苏轼,众人以身为盾,前仆后继。

    逯岭也已落马,奋力挥舞大刀,回身杀开一条血路,大喝:“掩护大人速回!”

    苏轼大恸,机弩早已射尽,身边守军尽数殉国,前方十米,全是尸骸,只他一人孤身伫立......

    城头弓兵拼命狂射,许多弓弦竟被拉断,众军冲下城楼,捡起刀枪前来护卫。

    此时逯岭和王进均被缠住,几名辽兵手脚并用,翻过尸山奔苏轼而去,苏轼抽出青锋剑,怒目横视,须发皆张,大喝一声:“为国尽忠,便在今日!”奋不顾身的迎敌而上。

    王进甲胄破烂,披头散发,浑身插着数支断箭,不顾一切的怒吼着冲去,不料身后一股巨力撞来,竟被一匹战马撞飞,刚好落到苏轼身前。

    他吐出一口淤血,浑身似乎骨断筋折,一名辽兵举刀劈来,他闭目受死,只听锵啷一声,苏轼双手奋力格挡,救了他一命,只斩掉几缕乱发。

    苏轼老迈,双手虎口迸裂,竟握不住剑柄,浑身颤抖不已,王进想要起身,却见一支冷箭嗖的一声射中苏轼左肩,他踉跄着后退几步,嘴角溢出一道黑血。

    “啊——!”王进不知哪里来的力量,悲痛的站了起来:“大人——!”

    邓亮的步军终于杀到了城门,城中的弓兵也冲了过来......

    辽兵顿时不支,连连后退,全体步军终于在城门外汇合一处,虽然精疲力尽,但枪阵再度成型,宋辽两军泾渭分明,几乎已无骑马之人,只有那耶律和鲁斡与数十护卫骑马在远处呼喊。

    这一场恶战只杀的天昏地暗,辽兵为了夺取城门,下马作战,付出了巨大代价,宋军更是伤亡惨重,四千马军几乎损失殆尽。

    王进如遭电击,含泪抱着苏轼,他大声的呼喊着随军郎中,却发现苏轼的眼神已经涣散,嘴巴一张一合的说着什么,他附耳去听,苏轼似乎说的是:“何惜百死报家国...我愿守土复开疆...弗儿...润之...朝云...晋卿...严政...”

    他看看王进,笑了:“去找高...高...”

    终于,这笑容凝固了,一代文豪,国之栋梁,天下士人心中的神,当今官家心中的恶师,战死沙场,时年五十八岁!

    “啊——!”王进泪如溃堤:“为大人报仇——!”无数的百姓从城中呐喊着涌出......

    天地为之色变,大雪洋洋洒洒,大地一片洁白,孤独铺满了路,寂寞随风而散,忧郁的雪,被吹得模模糊糊,思念的眼泪,冻成了凄凉的冰碴,空落的胸腔,震颤着无休止的痛苦,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脏猛烈的跳动。

    风声和着低沉悲切的哽咽之声,定州军民跪了一地,只有一个粗衣麻布的妇女仰天大笑。

    突然,她拔下发簪,猛地刺向自己的心脏,一道血箭飚出,尽力趴在苏轼的身上,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黄泉路上谁抚琴,忘川河边忆画舫,奈何桥头三生石,伴君共饮孟婆汤。”

    这殉情的妇女正是苏轼的侍妾王朝云,时年三十三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