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有人没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古,道……不证不明!”

    燊异的三步学习法。

    第一步:一字不漏的高声朗读,在笔记本上把要点记录下来。

    第二步:关上书参照笔记,能够随口讲出内容梗概,同时整理笔记。

    第三步,结合自己所记忆、所理解,对旁人讲解自己于书中所获所感。

    这最后一步是以人为镜,寻己不足的讲学法,三步法的前两步是令自己能梗概地记住书本的内容,这种记忆相较于普通的甲乙丙丁死记硬背已经强了很多,能保持很长的时间,然后……终究忘记。

    对,终究忘记。

    仅仅使用前两步所得到的记忆,依旧是抽象记忆,无法长久保鲜的抽象记忆。

    而三步法的最后一步,名为讲学法,这套讲学法所能起到的作用有二。

    第一,讲学的画面是真实存在的,是亲身经历的,是直观的,而讲学的内容却是此人从书本中学到的,是语言文字的转述信息,是间接的。

    亲身授课传法,将书上的间接文字信息朗朗道出,因为讲授时大脑正处于接受眼前画面的形象记忆状态,因此那些本为抽象记忆的语言文字,便如此转化为拥有画面,可直观感受的形象记忆。

    抽象记忆的寿命不过三五个月,至多一年,而形象记忆却能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保鲜。

    对于修仙之人来说,数百年并非永恒,但对凡人来说却是一生,因此这是一生的记忆。

    将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这便是第三步讲学法的第一个作用。

    而第二个作用……

    书传承的是知识,知识即是……道。

    从书本上学习知识,但书是死的,书上的语言文字不但是死的,更包含著书者的片面,无论当初著书的人是如何博学多才,识古通今,对于天地,对于大道来说,人的认知永远是片面的。

    书上传承的知识已因如此而不可避免的片面,更何况看书的是人,得到传承也是人……眼光永远片面的人。

    片面的记录于书上,又被旁人片面的学习。

    这样的传承方式,那些知识再经过读书者自我的理解与吸收,究竟会经历怎样的变质呢?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那如何防堵这种现象呢?

    无法防堵……却有办法削减。

    一个人的认知是片面的,那十人、二十人、百人、千人呢?本质不会变化,因为是人,所以永远片面。

    不变的是本质,但改变的是程度。

    开讲授课,将自己对某种知识的认知广而告之,面向大众,接受大众的质疑。

    将自己认为完美无缺,无可改善的东西呈现到众人面前,让众人来挑毛病,寻弱点,进而除病去弱,令其渐趋完美。

    知识即道。

    道……不证不明!

    “道,不证不明!”

    一句话,五个字,自药庐外大棚下而发,乘着四下那股山雨之后的沁人凉风,送爽天际。

    送爽天际,更送爽到整个山谷,整个飘渺十三峰,整个仙渺派,甚至整个大明。

    所有人都听到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