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唯才是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统一吗?显然不能!——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意见。”三国的故事,绝大部分人都是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看到的,除了知道曹操是个奸雄外,很少有人会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曹操的历史功过,所以任营岩的这番话,还真让会场上的代表们耳目一新,同时也听得津津有味。

    “下面我讲第二点意见:什么是德才兼备中的‘德’。”任营岩继续说:“我们还是以曹操为例,在中国的文学著作或者是戏剧舞台上,曹操都是个白脸奸臣;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是说曹操生在乱世,注定只能是个奸雄;但是曹操这个形象只是文学形象,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文学形象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曹操姓曹而不姓刘,不是刘汉王室的后代,这在中国古代正统的文学家、史学家看来,曹氏要夺刘氏的天下,就是无德,就是大逆不道!在这些正统的文学家、史学家眼里,汉刘氏的后代再腐朽、再无能,即使把天下搞的再乱、再苦,仍然是正宗;其他姓的人你就是再能干,再先进,再会治理国家,要想夺刘家天下,也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鲁迅先生有这么一句评价,‘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先生为什么或有这样的评价呢?这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了:刚才我们提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外戚、宦官交替把持朝政,朝廷上党争迭起,宫廷政变不断,最后导致经济萧条、老百姓不得安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豪强地主乘机结党营私,拥兵割据,各霸一方,互相混战厮杀,整个中国北方,到处都是战场,曹操当时作了一首诗叫《蒿里行》,其中有几句真实描写了当时老百姓的惨状,这几句是是这样写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一百个人里顶多只有一个人活着,死去的人已经没有人去为他们下葬了,他们的白骨只能漫山遍野地暴露在地面上,由这种惨状,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了多么严重的破坏,老百姓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很显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们是多么希望结束混乱,恢复正常的平静生活,这种愿望,成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声;谁能满足人们的这种心愿,结束混乱局面,谁就是真正的英雄,曹操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挺身而出,平定了各方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让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才称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中国的史学界有这么一种观点: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主要要看他是否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历史的发展,是否能顺应民心民意,造福于天下的百姓;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历史的发展,能够顺应民心民意,造福于天下百姓的,就是志士明君,与其相反的,就是乱臣、贼子、昏君。所以,我们评价这些历史人物有没有‘德’,不能仅仅局限于他是否温良恭俭让,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他是否仁义礼智信,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历史发展的,就是有德,而且是大德;逆历史潮流而动,阻碍历史发展的,就是缺德,甚至是无德!”任营岩在子弟学校当老师的时候,曾经带过历史课,尤其是在特殊年代刚刚结束、提倡思想大解放的的热潮中,关注过‘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群众创造历史’的大讨论,所以谈起这些历史问题,他有板有眼、滔滔不绝,甚至是语出惊人:“人们常以**三千佳丽来评价唐玄宗李隆基的淫逸腐朽,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来形容魏王曹玄德的奸诈狠毒,常以修运河游江南来批评隋炀帝杨广的骄奢跋扈;殊不知大唐的中兴正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手中完成,东汉末年的动乱正是在魏王曹玄德的手中平定,隋朝修建的大运河直到现在仍然在中国南北方的水陆交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说到这里,任营岩话锋一转,联系起纸厂的的实际:“我今天之所以花这么多的时间给大家讲历史,就是为了让代表同志们认识到,现在扭亏增盈就是我们厂最紧要的大局,也是全厂上下的民心民意,谁能为这个大局着想,愿为这个大局出力,就是顺潮流、合民意,就是有德;谁还是只顾自己的既得利益、只为自己或小团体着想,谁就是不顾这个大局,逆潮流、逆民意!各位代表,刚才赵竟仁主任问我用人标准,这就是我的用人标准,总结起来八个字:唯才是举,兼有大德!”任营岩说完这八个字,便停了下来,会场里的代表们却还在回味着含义;几秒钟后,赵竟仁第一个带头鼓起掌来,随后,掌声此伏彼起,接连不断,并且越来越热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