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 有人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变化,猎户座又爬到了天空正中。

    苟超看看头顶的三颗星“腰带”,又看看东方异常明亮壮观的北斗七星,不由在心中埋怨起来。

    既然天空还是那个天空,为什么就穿来异世呢。没有辣椒,没有土豆,没有玉米,没有西红柿,自己爱吃的,这里全没有!

    啥也没有,有钱也行啊。从五月到年底,连一次米饭都没吃过,这算什么日子?

    没有人陪着看星星看月亮,自己也记不住什么诗词歌赋人生哲学,苟超就呆呆的一个人坐到了天亮。

    xxxxx

    不说年后的各色美食,各种人情。刚一过初五,苟超竟又忙碌起来。

    贞观一二年三年具是大灾年,朝廷免了灾区的劳役。可老天不能一直不长眼,这贞观四年怎么说也该是个好年。

    大伙都盼着风调雨顺,但天时好,壮丁就得服劳役。为了避开春耕,也为了日后壮丁服役,家中能有人照看,永宁县各地又掀起一场成亲的小□□。

    还没出正月,家家户户好点的在家中存了点冬葵根、蔓菁根,加上家禽蛋类,勉强算是一桌好菜;有那不会过日子的,除了萝卜、干菜就什么也无了。

    村里人虽穷,但也好脸面,成亲大事,多数人一辈子也就办一回,席面哪能太难看。

    这时候好些人又想起了曾经帮厨的石河子赵大郎,就想他没准能变出不少花样。

    可是好些人想请他帮忙,却不敢登门。

    那可是接过圣令的人啊!

    现在石河子村附近的乡镇村庄都在传那传说中的赵大郎,定是在逃难中被悲悯的神仙摸过头了,不但脑子好使,气运也足!

    不信?

    且看石河子!

    原本不过是个藏在深山里的破落村子,等到那赵家兄弟以来,短短半年变成了甚么样子!

    几个逃难的难民,经那田老憨带着,走庄窜乡的制作新犁,多少人家都高看一眼,村里也是好吃好喝的供着,还米肉菜蔬的送着。他们干活还不白干,衙门里可是给双倍工钱的。若不是赵家大郎教会了他们,那田老憨在石河子住了几十年可没听过有这能耐。

    还有做饭食的手艺,食肆酒楼里的大菜那是没吃过,可十里八乡的庄户谁也做不出那个滋味。简单的菜蔬,经他一调味,哎呦,吃的人都恨不得把舌头吞掉。

    最惊人的还是接圣令!圣令啊,谁人见过?不是宰相能看到圣令,就是府尊没准都是沾了他的光。(←此乃部分乡野小民的见识)

    朝廷连耕牛都送了,他赵家大郎还能在乎那点帮厨谢礼?

    最后,还是一个齐家村的村民打破了这奇怪的平静。

    这户村民是二蛋的一个同学的父亲,就那个不爱学习的小胖子。他家和里正家是未出五福的亲戚,跟张小四未过门的媳妇也熟,乃是看着她长大的伯伯。

    有了这些关系,又素知赵家大郎的为人,他就直接登门入室过来询问了。

    他倒不是又要新娶,而是要为年界花甲的老父做寿。

    都知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可在古代本就稀少的高寿之人,落在纯粹的庄户人家就更是少之又少,堪称凤毛麟角。没钱没权的庄户人,哪懂养生,哪能看得起名医。能活上六十岁,都是上天眷顾。

    苟超是惯能吃苦的,有的赚,无论多、少,无论钱、粮,只要是进项,他都欢喜。

    何况这回他不仅单算人工,还能拿到许多材料费。

    秋日里攒的栗子、菱角,冬日里挖的莲藕、冬笋,地窖里藏的萝卜、蔓菁,厨房里存的腊肉、熏肠,罐子里腌制的各种咸菜、泡菜,还有田地里长势良好的新鲜油菜苗。想要办回好宴,还用东奔西走的四处淘弄菜肉么?

    石河子赵家简直就是古代版的一站式购物农贸市场。

    参加完齐家村寿宴的人家,再次给苟超做起了免费宣传,于是他又迎来一个厨师事业小高峰。

    “敢问赵超,赵大郎家怎么走?”

    这日,石河子来了一位骑马的少年,进村后直问苟超的住处。

    几个被冻得鼻涕满脸还疯跑疯玩的村童被问的一愣,待听到“赵大郎”之后才晓得他要找谁。

    “就在村子的最里边!”

    这些天来找苟超的多了,村童回答的很是顺溜。

    只是孩子都小,喜欢攀比谁能拿事,谁懂的多,就又有人抢答,

    “大郎没在家,去了也没用。”

    “对,对,都两天没回来了。”

    “嗯,明儿也不见得回来!”

    来人被吵的头疼,幸好旁边的庄户出来一个成人,细细地说里原由。

    这赵家大郎还真够忙的,难不成自己要白来一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