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在太祖皇帝创建大明初期的时候,就曾经赋予过百姓相同的权力,可以纠劾贪官污吏,直接将贪官污吏扭送到京城,不必承担任何罪责。”

    “可是,百姓虽然淳朴,却也有着不少的败类,存在着许多的刁民,以此权力,反而诬陷一些官吏,从而好讹诈和勒索一些好处,不听当地官府的约束和管理。”

    “因此,由于刁民持续增多,搞得地方衙门混乱不敢,许多的举报都是捕风捉影和恶意诬陷,也是因为这些,这种政策并未持续多久,就被太祖皇帝给废除了,实在是百姓的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崇祯听得很认真,神情也已经恢复了正常,对于刘鸿训的这番话,虽然有搬出老祖宗压自己之嫌,但崇祯并不生气,而是极有耐心地解释了起来。

    “刘尚书,看来,你并未吃透朕所写的这些,也没有完全理解朕的这些构思,所谓的百姓代表制度、投票机制和信访等等,赋予百姓的那些权力,并没有执法权,只是使得他们的举报更加畅通无阻,不至于让人压下而已。”

    “而且,以往之时,从前的考成法,先不说已经流于形式,单单是其内容,就太过于局限和单一,,并不能形成有效地考核,只是以有没有完成任务,作为考核标准。”

    “朕的这种考核方式,可是将民意放入其中,说白一点的话,就是官吏的施政,能否让绝大多数的百姓满意?在任期间,官当得是否合格?”

    “传统的纠劾和监察官员,都是自上而下,这也就形成了一种现象,一种官场风气,媚上欺下,压榨百姓,而无所顾忌,根本就不在乎朝廷的考核,也没有放在心上。”

    “如果按照这种考核方式,百姓有一半的权力,决定他们的升迁与去留,能否继续当官,他们就不得不好好治理地方,也要讨好百姓,而百姓有没有执法权,朝廷又取消了风闻奏报之策,就可以杜绝刁民恶意报复,蓄意诬陷。”

    ......

    听着崇祯的侃侃而谈,更加简洁的描述,再结合图纸上的内容,尽管只是初步浏览,还未深入研究,但众人已经听出了大概,崇祯构思的精髓之处。

    当然,对于所谓的信访制度,也算是弄明白了,就相当于将“告御状”合法化,一般化,便于百姓的伸冤,也是制约贪官污吏的方式之一。

    自上而下的监察制度,上级几乎决定了下一级官员的升迁与去留,这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下级官员不断地讨好官员,而枉顾民意,一心只想往下爬。

    若是按照崇祯提出的这种吏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机制,就可以最大化地压缩那些贪官污吏的投机取巧空间,不能只媚上,还要讨好百姓。

    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点,使得官员只能干实事,为百姓着想。

    这个时候,如此这般不厌其烦地解释的过程中,崇祯的心里还在向着其他的事情,不仅要引入后世的这些制度,在适当的时侯,还要废除科举,实行公务员考试制度。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